早年北京東安市場升平茶社看什樣雜耍,王雨田、王葵英父女抖空竹,一邊抖,一邊說笑話道:“抖起來了,抖起來了——”北京習慣把升大官、發(fā)大財、出大名叫“抖起來了”,一語雙關,十分有趣。
抖空竹既是兒童游戲,又是雜技表演。它在北京的歷史也很長了,而且受到學人的重視,被寫入到很有名的著作中去。嘉慶時前因居士《日下新謳》竹枝詞云:
楊柳抽青復隕黃,
兒童鎮(zhèn)日聚如狂。
空鐘放罷寒冬近,
又見圍喧踢毽場。
詩后注云:“京師舊諺云:‘楊柳兒青,放空鐘;楊柳兒死,踢毽子。’至今猶然也。空鐘截竹為之,高二三寸。實其兩端,旁開一孔,中心貫挺,挺出筒外,繞以長線,一手持線急抽,乘勢脫放,就地旋轉,嗡嗡有聲,為放空鐘!彼f“空鐘”,就是“空竹”,所謂鐘者,因為抖起來聲音嗡嗡作響;如單空竹(一頭圓扁,一頭尖,如葫蘆尖),抖轉之后,倒放在地上,即旋轉不停,更嗡嗡作響,如鐘聲余韻。更有一種小的,兩頭尖,如前面注中所說“中心貫挺”,“乘勢放脫”等等,這就好像放陀螺一樣,不能抖,只能繞上繩,一抽一放,這后來北京叫作“風葫蘆”。再有“鐘”,“竹”音近,而且空鐘圓筒、圓盒、竹制,所以又叫作“空竹”了?滴鯐r柴!恫ň╇s記》云:
京師兒童有抖空鐘之戲,截竹為二短筒,中作小干,連而不斷,實其兩頭,竅其中間,以繩繞其小干,引兩頭擻抖之,聲如洪鐘,甚為可聽。柴桑所記,更為明確,是“抖”而不是“放”,竹筒是二而非一。如用現(xiàn)代物品來比擬,則其形狀如舉重運動員之杠鈴,或練臂力之啞鈴耳。兩則記載,所說并非同一形狀。北京叫空鐘、空竹,外地叫地鈴、扯鈴。但以北京的最好。坐觀老人《清代野記》記云:
京師兒童玩具,有所謂空鐘者,即外省之地鈴。——惟京師之空鐘,其形圓而扁,加一軸,貫兩車輪,其音較外省所制,清越而長。
一個小小的玩藝,有這么許多文獻可證,足以看出它亦是中華悠久文化的一個細胞,而且京華空鐘,或曰空竹,是全國最佳者了。
竹枝詞注解中所引的諺語“楊柳兒青”云云,那在劉侗《帝京景物略》“春場”中就已引用了,可見這首兒童歌謠,最晚也還是明代的產物呢。迄今也有四五百年的歷史。
空竹什么年代變?yōu)殡s技項目,一時說不清。清代雜耍園子,雜耍有文有武。
“文”即單弦、排子曲、各種大鼓書、相聲等,“武”即武戲法、弄盤子、抖空竹等。但臺上表演和落地攤又不一樣。有的武玩藝,只能在地攤上表演,如拳棍、摔跤、耍叉等。至于空竹,則當年既能在臺上表演,也能在地攤上表演,比較自由。我最早看表演空竹,還是在西單商場地攤上,表演者是王雨田、王葵英父女。那時王葵英歲數(shù)小,學藝尚未成,只能在場子中跟著打下手,或者打錢時,拿著小竹蘿向觀眾要錢。王雨田是耍叉的,北京雜耍武檔中,耍叉是單一功,叉上有鐵環(huán),耍起來嘩啦啦亂響,光閃閃上下飛動,叉還能在脖子上不用手扶,自動繞來繞去,十分驚險。當年著名武生俞振庭唱《金錢豹》耍的就是這種叉。老式戲臺有柱子,一挑臺簾,他能打出手,把叉先扔出來,釘在臺口柱子上,叉環(huán)亂響,叉桿亂顫,坐在臺前的人雖然吃驚,但還愛看他這一手。王雨田耍叉,無此驚險動作,只是叉環(huán)嘩啦啦亂響,先耍一通,吸引看玩藝兒的游客。等到四圈板凳上坐滿人,圈外站了不少人,父女二人就表演空竹了。抖空竹以王葵英為主,其父把場作配角。
照例王雨田先把空竹抖轉了。一松繩子一扔,他女兒在一丈外一張繩子接住,一邊抖一邊還要說笑話。先抖雙的,再抖單的,再抖茶壺蓋,再抖酒壺蘆。前兩樣是竹木制品,掉了不會摔壞。后者是瓷的,不能掉,一掉就碎了。
王桂英,王葵英抖空竹,有一套動作,把空竹抖轉之后,接著抖出各式花招,計有“風擺荷葉”、“黃瓜架”、“回頭望月”、“片馬”、“流星趕月”等招數(sh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