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的“摜跤”起源于前清咸豐年間,當(dāng)時的逵木蘇王和一位綽號“神力老王爺”的都善于此道。相傳當(dāng)時曾有蒙古兩位大力士,力大無比,一名大莽牛,一名二莽牛,來京晉朝,曾與“神力老王爺”比武,二人都告敗北。因而當(dāng)時有神力老王爺踢倒大莽牛,摔死二莽牛之說。
清朝曾專為摜跤能手設(shè)立“善撲營”,目的是培養(yǎng)和訓(xùn)練摜跤能手,而不是為了娛樂。自清初順治13年至光緒25年,每屆蒙古王公年班覲時,必于陰歷12月23及正月初五、初六、十九日,在中南海紫光閣“捏毯子”,令善撲營摜跤能手與蒙古摜跤能手較勝負(fù)。當(dāng)時,在御前摔跤,必須鋪墊棕毯,所以名為“捏毯子”或“摔毯子”。自康熙到同治、光緒年間,凡是充任善撲營“噶爾達(dá)”(翼長)的,都身體高壯,力大過人。善撲營除翼長外,還有撲戶和“他西露”(意指軍隊(duì)的兵),上下共三級這三級的人都由旗人擔(dān)任。
當(dāng)時皇帝于每年冬至日舉行摜跤檢閱,按等級高低參加比賽,如果本領(lǐng)特好的也可越級比賽。賽畢,由皇帝依比賽成績,給褒獎、升級、加冕等。
滿清被推翻后,善撲營取消了,所有翼長、撲戶、“他西露”等,因除摜跤外別無所長,一旦失業(yè),便生活無著;于是有些人就糾集同好,表演摔跤,討錢糊口。北京天橋一些摔跤場,就是由這些人創(chuàng)始的。
二十年代時,天橋有好幾個摔跤場;其中最著名的有兩個,一個是寶善林又叫寶三所設(shè),一個是沈友三又叫沈三所設(shè),都是露天場地,圍以粗木板凳座位,中間用黃土鋪地,每天開始營業(yè)時,先用大鎬把黃土刨松。寶三體格魁梧,以摔跤為主,兼擅演“中幡”。“中幡”為碗口粗長一丈多的大竹桿,上面束一面彩色大長旗,再飾以小彩旗和鈴鐺等,有百斤左右重。寶三用手掌、手背、壁肘、額頭、下顎、口唇等部位奮力將中幡擎起,不斷更選姿勢,觀者喝彩。參加摔跤的個個膀闊腰圓,輪流下場,寶三也參加。傳說寶三的父親即善撲營成員,也有說寶三本人就是撲戶。沈三摔跤場亦有多位能手,其中有稱“張狗子”者,身高力大,體重130公斤。
善撲營已成為過去,但摔跤運(yùn)動卻方興未艾,且已成為正式運(yùn)動項(xiàng)目之一。前輩凋謝,后繼有人,青年跤手,朝氣蓬勃,生活優(yōu)越,同昔日寶三、沈三等老一輩“跤士”,為生活、為吃飯而流汗,甚至流血的苦狀相比,已不啻霄壤之別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