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清邁六月二十一日電 (記者 羅欽文)第二屆“亞洲合作對話”外長非正式會議二十二日將在泰國清邁揭幕,而十八個成員國家的外長或政府部長級高官二十日率團抵此后,已紛紛開始舉行雙邊會談,共商“合作與發(fā)展”大計。
“亞洲對話合作”由泰國率先倡導,得到了亞洲許多國家的支持,并于去年六月在泰國南部海濱城市昌安舉行首屆會議。這是亞洲新崛起的一個推動亞洲和平與穩(wěn)定、合作與發(fā)展的平臺,也是目前亞洲的一個泛亞區(qū)域合作對話機制。
繼二十日中泰外長舉行會談后,中泰兩國今天在此簽署《司法協(xié)助條約》,且泰國總理塔信會見中國外長李肇星。同一日,中國外長還先后會見孟加拉、巴基斯坦、印度尼西亞、菲律賓四國的外長;韓泰兩國外長也舉行了雙邊會談,泰國和緬甸簽署了一項關于勞工合作的協(xié)議……這些活動正鮮明地體現(xiàn)了“亞洲合作對話”會議的宗旨和意義之所在。
增擴成員與發(fā)展亞洲債券市場,是此次會議的兩項主要議題?仆、斯里蘭卡、阿曼、哈薩克斯坦等四國加入“亞洲合作對話”的申請,將在會上得到討論。泰國外長素拉杰將在閉幕式上發(fā)表“清邁宣言”,強調“亞洲合作對話”對發(fā)展亞洲債券市場的政治意向。
此間分析人士認為,“清邁宣言”的發(fā)表將意味著亞洲債券市場的發(fā)展獲得強大政治支持,從而有助于進一步推動亞洲的區(qū)域合作。
記者從會議新聞中心了解到,參加此次會議的十八個國家是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巴林、卡塔爾、孟加拉、印度、巴基斯坦及東盟十國(泰國、越南、老撾、柬埔寨、緬甸、馬來西亞、印度尼西亞、新加坡、菲律賓、文萊)。他們將聚集一堂,共同探討亞洲地區(qū)未來的合作和發(fā)展方案。
新聞背景:“亞洲合作對話”應運而生
中新社清邁六月二十一日電 題:“亞洲合作對話”應運而生
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
第二屆“亞洲合作對話”會議六月二十二日將在泰國北部旅游勝地清邁揭幕。一個泛亞區(qū)域合作對話組織或機制,再次閃亮登場,亮相在亞洲的政治舞臺。
“亞洲合作對話”,英文縮寫為ACD,是由泰國總理塔信倡議,并為泰國外長素拉杰二00一年在河內舉行的第三十四次東盟外長會議上正式提出,后經(jīng)多方征詢獲得廣泛支持而于去年設立。
亞洲,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洲,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一個洲,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外匯儲備,而且是目前世界上經(jīng)濟快速發(fā)展的熱點地區(qū)。但是,亞洲各個次區(qū)域之間地理、文化和經(jīng)濟等方面差異大,一直缺乏一個洲際范圍的組織或對話機制,來推動亞洲區(qū)域內全方位的合作。于是,“亞洲合作對話”應運而生。
二00二年六月十八日到十九日,首屆“亞洲合作對話”會議在泰國南部海濱城市昌安的舉辦,奠定了亞洲目前的一個泛亞區(qū)域合作對話新機制,搭構起一個促進亞洲和平穩(wěn)定、團結合作、共同發(fā)展的新平臺。
非正式會談是“亞洲合作對話”的主要方式。因此,可以說,“亞洲合作對話”為亞洲各國外長定期就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、全面交換意見,走向相互信賴、合作發(fā)展,構架了一座“橋梁”,編織了一條“紐帶”
減少貧困,發(fā)展人力資源,消除“數(shù)字鴻溝”,促進亞洲文化和旅游,發(fā)展中、小企業(yè),能源安全,交通和通信等方面的合作,已獲得“亞洲合作對話”各成員國的認同,由相關國家牽頭組建各種工作組,進行深入而具體的研究。
“亞洲合作對話”提出的泛亞合作概念,是亞洲人民共同追求的理想。中國一貫支持“亞洲合作對話”在促進亞洲團結合作和培養(yǎng)共贏意識方面作出的積極嘗試。
“亞洲對話合作”現(xiàn)有十八個成員國,包括中國、日本、韓國、巴林、卡塔爾、孟加拉、印度、巴基斯坦及東盟十國(泰國、越南、緬甸、老撾、柬埔寨、馬來西亞、印度尼西亞、新加坡、文萊、菲律賓)。作為一個持久的開放性的論壇組織,它對所有亞洲國家開放,并與區(qū)域外的國際組織就共同利益展開積極的合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