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在线另类A∨_日本一本久道视频_人禽杂交在线视频_国产精品午夜激情

東西問·名家坊丨葛兆光:我們?yōu)槭裁葱枰嗟摹扮R子”去認識中國?

分享到:
分享到:

東西問·名家坊丨葛兆光:我們?yōu)槭裁葱枰嗟摹扮R子”去認識中國?

2023年09月25日 20:56 來源:中國新聞網(wǎng)
大字體
小字體
分享到:

  中新社上海9月25日電 題:我們?yōu)槭裁葱枰嗟摹扮R子”去認識中國?

  ——專訪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文科資深教授葛兆光

  作者 李鵬 樊中華

  我們應如何評價古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?今天,中國和世界為什么仍需彼此了解,才能共筑文明、“按照同一個節(jié)拍跳舞”?

  近日,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文科資深教授葛兆光在作題為《古代中國的世界知識:從15-17世紀三幅地圖說起》的演講之后,接受中新社“東西問”專訪,對此進行深入解讀。

  現(xiàn)將專訪實錄摘要如下:

  中新社記者:一直以來,學界對古代中國是封閉還是開放有不同的聲音,您怎么看待古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?

  葛兆光:“封閉”和“開放”兩個詞都太簡單,過去都認為中國很封閉,但近來像耶魯大學的芮樂偉·韓森卻寫一本書,專門說1500年以前中國是一個“開放的帝國”。我覺得,不應該簡單地用這兩個極端的概念來理解古代中國。其實,和東西方所有的文明一樣,最初人們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去想象世界的。古代中國認為天下就是九州(華夏)及其周邊,以自己所在的地方為天下和文明的中心,大地呈“回”字形逐級擴散,越向外便越荒蕪,文明的等級也越低。大約在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,就形成了與“夷狄”相對的“中國”概念,有了中國的天下觀念。

  這也使人們認為古代中國是封閉的。但事實上,遠早于大航海時代,古代中國人的世界知識就已經(jīng)很豐富。比如,日本京都龍谷大學收藏有一幅《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》,這是1402年由朝鮮人依據(jù)兩幅元代中國人繪制的地圖——《聲教廣被圖》和《混一疆理圖》——拼繪而成。這一地圖上有現(xiàn)在的中亞、西亞、非洲和歐洲,標識出了幾百個地名,甚至繪出了倒錐形的非洲大陸、基本精確的阿拉伯半島形狀、匯入波斯灣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(fā)拉底河。更令人驚奇的是,這幅地圖上還標識了歐洲的城市,像羅馬和巴黎。可是,三年后的1405年,鄭和才首次下西洋。再過80多年后,葡萄牙人迪亞士才繞過好望角,發(fā)現(xiàn)了通往印度的航道。有學者說,在1508年版托勒密《地理學》之前,歐洲人沒有完整地畫出過倒錐形的非洲地圖。這足以說明古代中國對世界地理的認知,并不局限于九州華夏或中國周邊。

日本京都龍谷大學收藏的《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》

  這些知識從何而來?據(jù)學者考證,《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》呈現(xiàn)的地理知識,可能是由蒙元時代回回(阿拉伯/波斯)人帶入中國的?!对贰防锩嬗涊d,早在1267年,波斯人札馬魯丁就曾給元朝皇帝制造過木質(zhì)地球儀,后來又繪制過大地圖,可見,那時的中國已經(jīng)有了很多世界知識。不僅如此,大約繪制于16世紀嘉靖年間的《蒙古山水地圖》(也作《絲路山水地圖》)則記載了從嘉峪關向西,經(jīng)過中亞、西亞一路到麥加(天方)的各個地方,懷疑它有可能是伊斯蘭教徒朝圣的路線;而繪制于17世紀初即明萬歷年間的“塞爾登中國地圖”,出自中國商人之手,則清晰描繪了以南海為中心的東部亞洲海域,以及從泉州出發(fā)到東海南海各地的6條航線,最遠標志到達印度古里。這兩幅地圖其實就是古代中國“走向世界”后獲得的知識。

《蒙古山水地圖》(嘉峪關局部)

  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,與古代中國豐富的世界地理知識相對應的,卻是“天下中央”的傳統(tǒng)觀念曾頑強延綿數(shù)千年。因此,知識豐富并不意味著觀念開放。這是因為古代中國很早就形成了統(tǒng)一帝國,文化傳統(tǒng)很強,除佛教帶來的“半次”沖擊之外,從來沒有受到過真正強大的外部文明挑戰(zhàn),因此總是極具自信,而華夏文明的系統(tǒng)性、成熟性極高,這使它始終是“在傳統(tǒng)內(nèi)變”,即總是自我調(diào)整,難以“在傳統(tǒng)外變”,也就是從體到用,進行根本的變革。

  中新社記者:如果說人類都是以自身為中心認識世界的,那么東西方的“自我中心觀”及其表現(xiàn)有何不同?

  葛兆光:芝加哥大學已故的宗教史家伊利亞德曾說,以自我為中心看世界,是人直立行走后出現(xiàn)的重要特征。如果體現(xiàn)在看待外部世界的態(tài)度上,其實在初期都差不多。歐洲早期的TO地圖,其實也是以耶路撒冷為中心看待歐亞非世界的。古代中國也一樣,認為中國在中心,四邊是蠻夷戎狄。因此,基于古代華夏的成熟文明和強大自信,在很長時間里,“中國”也是一個“文明”,古代中國的一些人覺得應“以夏變夷”,就是用文明去同化異邦,因而此邦與異邦的地理分野也會隨著文明的遠播和退守不斷變動。

  可是大航海之后,與古代文明通過陸地擴散不同,近代崛起的西方新帝國往往是通過海洋征服世界的,十五世紀以后,先是葡萄牙、西班牙,后是荷蘭、英國,不斷經(jīng)由海洋、港口、島嶼,由傳教士、商人、殖民者等掠奪資源、傳播宗教,并且推行政治制度。

    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哥倫布雕像。圖/視覺中國

  其實,一直到現(xiàn)代,即便全球化已經(jīng)十分深入,在很多場合,東西方各自的“自我中心”世界觀仍然在起作用。亨廷頓《文明的沖突》有很多睿智的預見,但他認為未來伊斯蘭文明與儒家文明會聯(lián)手,與以基督教為主的西方文明產(chǎn)生沖突,這就站在西方中心立場上了。而我們有些人也會很不自覺地表露華夏文明的自我優(yōu)越感。在全球多個文明并存的狀態(tài)下,如何守護各自的獨特文化,建立共同的普遍的文明?我覺得,東西方“自我中心”的世界觀,都需進行革新。

  中新社記者:所以您認為,只要改變觀念,文明之間的沖突就不是必然的?

  葛兆光:我們還是回到亨廷頓。他在《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》中說,文明的核心是宗教,而伊斯蘭教和基督教是信奉各自唯一的最高神,都有絕對性、神圣性,因而沖突不可避免。但我們想說,其實還有另一種情況,比如中國,歷史上是儒家治世、道教治身、佛教治心,三教其樂融融,都在皇權(quán)之下,政主教輔,這是完全不同的一種歷史現(xiàn)象。所以,如果從宗教角度看,“文明沖突”的說法是需要修正的。

2013年12月,香港舉行冬至祭祖典禮,儒釋道各界及各地民眾共同祭拜中華民族萬姓先祖。張宇 攝

  亨廷頓還有一個忽略的地方,就是他沒有區(qū)分“文化”與“文明”,這也是當下人們常常陷入的一個誤區(qū)。借用德國學者埃利亞斯的說法,文化是民族的、特殊的、多樣的,每個民族都可以有自信和自豪,認為自己的文化非常優(yōu)秀,但不能說誰的文化更高。而文明應是在一套共享的規(guī)則下,大家是一樣的,平等交往、互相尊重,而不是隨心所欲。文明是大家要按照同一個節(jié)拍來跳舞,也可說是戴著鐐銬跳舞,雖然都不情愿被束縛,但它是使大家不會互相踩腳的一套規(guī)則。全球化時代,各個國家、民族甚至每一個人,都要和其他國家、民族和人打交道,沒有規(guī)矩就不成方圓,沒有文明就會沖突,但是遵守文明規(guī)則,就可以避免沖突。

  所以,亨廷頓所謂“文明沖突”其實是不同文化的沖突。如果能夠在一個共同規(guī)則下,各自保持自己的文化并互相尊重對方的文化,不就可以避免很多沖突了嗎?

  中新社記者:您曾提出要“從周邊看中國”,這一視角對于今天重新認識中國與世界的關系有何助益?

  葛兆光:很長時間以來,我們習慣于將“中”“西”置于對照的位置同論,如中體西用、中西對比等,但我認為,如果只從西方這樣單一的背景來認識中國,未免過于簡單化。事實上,西方也包含很多國家,文化也有很大差異,并不能一概而論;同樣在東方,也有很多國家、族群和文化,差異性也很大,如果能通過中國周邊如日本、朝鮮、印度、越南等角度來看中國,是不是也能讓我們對自己看得更清楚一些?從歷史上看,中國的自我認知已經(jīng)經(jīng)歷了兩個階段:第一階段是通過自我想象認識自己;第二階段是通過西方這面鏡子來認識自己?,F(xiàn)在,我們希望進入第三階段,借助更多的“鏡子”來認識自己。

充滿禪意的國學修行劇《功夫詩·九卷》。張曉理 攝

  這是我2007年提出來的設想。當時這個設想得到了很多響應,也推動了近年來中國一些研究的開展,如果研究不再就中國論中國,這是一個進步。

  但事實上,我們對周邊其他國家和文化的了解仍然很不夠。我們要對世界有更多的了解,通過他者的眼光、多樣的角度、復雜的資料,來重新認識一個過去可能被遮蔽的中國,結(jié)合我們自己的認知,才能形成有關中國和世界的全面知識。而在這個基礎上,來自中國史學界的視角,也許就能和來自世界其他地區(qū)的視角,相互配合,互為補充,從而共同構(gòu)成一個更加客觀完整的世界認知。(完)

  受訪者簡介:

  葛兆光,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文科資深教授,主要研究領域為東亞與中國的宗教、思想和文化史。主要著作有《中國思想史》(兩卷本)、《宅茲中國——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》、《想象異域——讀李朝朝鮮漢文燕行文獻札記》、《何為中國?——疆域、族群、文化與歷史》等。曾獲第一屆“中國圖書獎”(1988)、第一屆“長江讀書獎”(2000)、第一屆Princeton Global Scholar(2009)、第三屆 Paju Book Award(韓國,2014)、第二十六屆“アジア·太平洋”大獎(日本,2014)、第八屆“香港書獎”(香港,2015)、第三屆思勉原創(chuàng)獎(2015)、第七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(2017)等。

【編輯:李巖】
發(fā)表評論 文明上網(wǎng)理性發(fā)言,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(xié)議
本網(wǎng)站所刊載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(wǎng)觀點。 刊用本網(wǎng)站稿件,務經(jīng)書面授權(quán)。
未經(jīng)授權(quán)禁止轉(zhuǎn)載、摘編、復制及建立鏡像,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
Copyright ©1999-2024 chinanews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
評論

頂部